1.  > 摄影学习

纪录片摄影的学习,纪录片摄影技巧以及具体运用

纪录片摄影的学习,纪录片摄影技巧以及具体运用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纪录片摄影的学习,以及纪录片摄影技巧以及具体运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纪录片摄影的学习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纪录片摄影技巧以及具体运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 如何拍摄一部纪录片?

1、如何拍摄一部纪录片?

关于如何拍摄一部纪录片,可以通过以下10种方法:

最近,中国首善福耀玻璃创始人兼董事长曹德旺的纪录片【美国工厂】上了热搜榜,但是很多人对于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并不怎么了解,对于纪录片中出现的因为拍摄手法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效果也不知所以然,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到底有哪些纪录片拍摄技巧方法。今天手机拍摄群就为大家按照纪录片拍摄的不同方式来为大家介绍纪录片拍摄的10种方法:

拍摄手法1、——室内摄影

通过引用电影镜头,在影楼原有设施基础上,将摄像机与电脑连接;在蓝背下实时拍摄、通过该软件实时自动抠像、随意更换想要的背影、加前景特效、后期制作、输出等一步完成,拍出的纪录片,魔幻而唯美。

拍摄手法2、——定格摄影

又称逐格摄影,是采用机械或电子控制装置,开动电影摄影机,每次只摄取一格画面的摄影方法拍摄纪录片。采用这种方法,能使形态渐次变化的图画或静物表现在银幕上,产生栩栩如生的活动效果。动画、木偶、剪纸影片或电视片中活动字幕等,都用这种方法摄制。 

拍摄手法3、——降格摄影

拍摄时片门每秒通过的画面格少于标准数字“每秒24画格”,播放时是常速度24画格/秒。这样,银幕上的活动就比实际活动快,出现快动作现象形式的纪录片。

拍摄手法4、——快速摄影

又称升格摄影。运用这种方法摄取的景物运动过程,以正常频率(24格/秒)放映出来就可以得到较实际动作慢的视觉效果。一般用于摄取某些特技模型或使某动作(如跳高、赛跑)以缓慢的过程现于银幕呈现纪录片,借以分解和观察。 

拍摄手法5、——变速摄影

即指改变正常速度(每秒钟24个画格)的摄影。升格摄影、降格摄影均为变速摄影。其目的是为了表现正常速度所达不到的某些特殊效果的纪录片。

拍摄手法6、——定时摄影

特殊摄影方法之一,又称延时摄影。在影视中常常看到含苞待放的花朵,倾刻之间就吐艳盛开的情景,就是根据自然规律和镜头长度的需要,预先规定每拍摄一格的时间间距,用自动控制器,逐格地进行拍摄而成的纪录片。

拍摄手法7、——画托摄影

即利用蒙置、马斯克等画托遮掉摄影(像)机的一部分视野,而进行拍摄的一种方法。利用画托摄影可以获得某些特殊的画面纪录片。 

拍摄手法8、——插片摄影

即在摄影机片门前插入一块镂孔的挡板来拍摄景物。如在一些军事故事片中从望远镜中看到的镜头,便是在片门前插入一块挖去两个相连的圆孔的插片而摄得的纪录片。

拍摄手法9、——显微摄影

显微摄影的照明方法,分为透射照明、落射照明(垂直照明)和明视野与暗视野照明。同时还应注意各种滤色片的选用。

拍摄手法10、——接景摄影

即根据绘画透视原理,在摄影(像)机前放置图画、照片或模型,代替一部分实景或布景,用以达到以小代大,以假代真的效果的摄影方法拍摄纪录片。接景摄影方法简便有效,影视中使用较多。又称“接景法”。   

纪录片的手法有很多,不同的纪录片也有不同的拍摄技巧,这些需要大家在了解了之后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明白这些道理,好了手机拍摄群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




其实纪录片也分很多类型,如今的纪录片,很多都是为了纪录而纪录,缺少了一些纪录片的精髓,那就是“真实”,拍摄一部好的纪录片,首先要素就是真实,完整的纪录一个故事,用镜头语言去表达故事的本身,让观众有所反思,有所揭示。其次就是故事点要选择好,一部好的纪录片一定要有好的故事作为主线,纪录片不比电影可以想什么有什么,以时间的或故事的发展顺序为精髓,所以也要求纪录片导演和摄影要有很好的预判能力和应变能力,总之,拍好一部纪录片要耐得住寂寞,放得下脸面,很多时候被拍摄对象,不想被拍,或者面对镜头不自然、躲避等等,这时候就需要摄影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尽量与被纪录者混成一家人,这样你才会得到,有深度、有温度的镜头。


我来说说:纪录片不单单这是这种类型的,很多企业也选择做纪录片,描写公司的发展历程,或者是公司元老的奋斗史,也是对企业文化的一种记录,那么,如何拍摄好一部纪录片呢?

首先要了解纪录片的类型,纪录片可以分为如下六种类型:

一、诗意型纪录片(Poetic Documentary)

诗意纪录片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代表作为伊文思(JorisIvens)的《雨》(Rain)。这种类型的纪录片不强调叙事,不注重特定时空的营造,不强调连贯剪辑。它着力于节奏的创造,不同空间的并置,目的在于情绪、情调的传达。

二、阐释型纪录片(Expository Documentary)

阐述型纪录片也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中国在1990年代“新纪录运动”(这个概念是否成立或许依然存疑)之前的纪录片多属此类。这种纪录片宣传意图明确,创造者倚重解说词的力量说服观众接受自己的观点。形式上的典型特征是“上帝之声”(voice-of-God)、证据剪辑、全知视点等。

三、观察型纪录片(Observational Documentary)

观察型纪录片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其技术基础在于便携式摄影机和磁带摄像机的出现。这种纪录片放弃解说,放弃扮演,纪录片导演成了“墙壁上的苍蝇”(fly on the wall)。近年来中国出现很多这种类型的纪录片,如段锦川的《八廓南街16号》、康健宁的《阴阳》等。这种纪录片长于现实世界的表达,但对于历史题材却难以处理。由于放弃了解说、字幕,影像的表达很容易流于冗长而沉闷。

四、参与型纪录片(Participatory Documentary)

参与型纪录片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代表作品是让鲁什(Jean Rouch)和埃德加莫林(Edgar Morin)的《夏日纪事》(Chronicle of Summer)。这种类型的纪录片不掩盖导演的在场,相反,刻意强调导演与被拍摄对象的互动。标志着中国纪录片创作迈入新阶段的作品《望长城》即有此特点。

五、反射型纪录片(Reflexive Documentary)

反射型纪录片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代表作是《姓越名南》(Surname Viet Given Name Nam)。这种类型的纪录片的显著特征在于对纪录片呈现社会历史过程本身的反思。和其他类型纪录片一样,反射型纪录片重视对现实世界的表达,但更为重要的是,导演在片中同时表达对纪录片创作本身的反思。这种影片往往显得更为抽象,难以理解。对于中国的纪录片创作者和观众来说,这种类型的纪录片还是陌生的。

六、表述行为型纪录片(Performative)

表述行为型纪录片把真实的事件进行主观的放大,背离现实主义的风格。强调创作者主观的表述。代表作如马龙里格斯(Marlon Roggs)的《舌头不打结》(Tongues Untied)。这种类型的纪录片往往与先锋电影(avant-garde)很接近。

跟 拍、抓拍、抢拍是纪录片创作必要的拍摄手段,无论是影视界的“正规军”还是拿着DV机器热衷于 创作的“散兵游勇”都离不开这一基本方法,尤其是以注重实况感人的原始记录就更需要将这一基本方法用活、用好、用足。

首先要了解拍摄过程,从道具到场景的设置等都要了解。 然后,你可以从拍摄电影最开始的准备起,进行记录,并同时讲解它的作用,一般都需要什么样的工作,重点是什么;如果只是小型的dv记录,那只要拍就好,如果你确实要拍一个逼真的纪录片,那么就要学习导演学了,然后进行真的拍摄,就得有灯光演员设备等了。 把拍摄电影所需要的每个环节,都进行分阶段的拍摄和阐述,你可以把它分为几章,第二章 筹划影片拍摄 第三章 摄影(像)机 第四章 影像拍摄方法 第五章 灯光 第六章 打光的方法 第七章 麦克风与录音设备 第八章 录制声音的方法 第九章 导演学 第十章 后期剪辑 第十一章 剪辑的诀窍 第十二章 强化视觉和听觉 第十三章 强化声音和图像的技巧 第十四章 影片制作的最后阶段等等, 我不知道你的要求是什么样的,你可以拍成连续的纪录片,又或者只导其中的一部分,抽取电影拍摄过程中你喜欢的部分进行拍摄,做一个部分的纪录片。 我就知道这么多了,希望能帮助你,凑合用用,这个领域不太了解,我只喜欢看电影,呵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纪录片摄影的学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纪录片摄影的学习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换成@即可,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tllw.com/zbpj/11540.html

联系我们

电话:400-658-2019

微信号:7151897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